辽源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学校寒假放假工作安排的通知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来源:辽源市教育局
各县(区)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各民办教育机构,局直各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寒假工作安排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时间安排
(一)2021—2022学年度全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为:普通高中2022年1月15日—2月27日,共6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22年1月8日—2月27日,共7周,第一周为“雪假”。中小学生2月28日开学,局直初中学生2月26日返校,教职员工提前一周上班,备课工作统一按照辽源市教育学院安排进行。大中专院校、局直幼儿园参照执行,并报市教育局主管科室备案。
(二)各县(区)教育局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假期起止时间做不超过一周的调整,但总的放假时间不得增加或减少,经当地政府同意后,需报市教育局备案。
(三)各县(区)教育局要重视做好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特别是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帮扶。严格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坚决禁止占用寒假时间超标教学和提前讲授下一学期课程等行为,严禁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二、合理设定实践活动
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动态变化形势,以确保安全、避免学生过多聚集为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多渠道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寒假生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三、切实加强安全教育
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放假前对广大师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家长加强对子女假期安全的教育管理;集中开展全覆盖、地毯式的校园安全大检查工作,消除校园各种安全隐患,做好假期值守和校园安全防护工作。
四、有效开展家校协作
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认真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做好寒假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教师做好寒假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要组织教师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多种形式,对所有学生开展一次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居家学习生活和在校期间表现情况,及时通报学校有关寒假期间工作安排,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
五、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一)科学指导假期生活
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进一步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有效调控作业结构,科学统筹、合理布置各学科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倡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理性对待并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防止网络沉迷,影响视力健康;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有效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及免疫力;建立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充足睡眠;做好假期课外读物推荐,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督促家长做好孩子的假期监管,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加强校外培训监管
各县(区)教育局要进一步加大对已审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持续严厉打击和查处违规校外教育培训行为,教育学生、引导家长对发现无证办班补课等非法办学行为要主动向教育部门举报。各学校要发挥好师德师风督查队作用,支持和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违规办学行为的治理查处工作。
(三)加大在职教师补课办班查处力度
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各学校在寒假期间严禁以任何名义和形式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教育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为教育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严禁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各县(区)教育局要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主动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切实加大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学校校长和教师严肃处理。市教育局举报电话:3223567、3226036。
各县(区)教育局要在2022年1月5日和2月24日之前分别将寒假工作方案和工作总结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邮箱:123108294@qq.com。
辽源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16日
上一篇:辽源市疾控中心重要提示 下一篇:实验中学学区划分情况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5538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吉B2-20220162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吉)人服证字〔2022〕第0000010413 吉公网安备22017202000324号
业务电话:0431-86661960[转辽源项目组]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00~晚5:00 业务QQ:36996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31-86661960
免费发布信息[非常简单] 查找/修改/撤销信息 置顶推广信息 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特别提示: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